![[linux内存管理] 第027篇 Linux ARM64 虚拟地址布局](https://halo-19274848.oss-cn-shanghai.aliyuncs.com/2025/06/halo_fqmrh3x.pn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800,m_lfit)
[linux内存管理] 第027篇 Linux ARM64 虚拟地址布局
本文讨论了ARM64架构下Linux内核的虚拟地址布局。文章指出,尽管ARM64地址宽度为64位,但最大支持的物理地址为48位,即256T。虚拟地址宽度可以选择36位、39位、42位、47位、48位或52位,以39位为例,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大小均为512G。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分布,包括线性映射区域、模块区域、内核镜像区域、VMEMMAP区域、PCI I/O区域、固定映射区域等。最后,文章解释了线性空间下移的原因,并展示了虚拟地址空间总体分布图。
![[linux内存管理] 第003篇 内存分布](https://hexoimg.oss-cn-shanghai.aliyuncs.com/blog/24/11/cover_linux_memory_management_003.png)
[linux内存管理] 第003篇 内存分布
本文详细阐述了进程在编译时和运行时,其内存的分布情况,并简单介绍了在arm64 系统中虚拟地址的分布情况。文章首先介绍了内存的概念和存储方式,随后解释了虚拟内存的由来和作用,最后从进程和Linux内核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内存的管理机制。